关键词:发动机检漏 发动机缸体检漏设备 发动机检漏方法
发动机(Engine)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汽油发动机等)、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发动机最早诞生在英国,所以,发动机的概念也源于英语,它的本义是指那种“产生动力的机械装置”。

发动机机体是构成发动机的骨架,是发动机各机构和各系统的安装基础,其内、外安装着发动机的所有主要零件和附件,承受各种载荷。因此,机体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机体组主要由气缸体、汽缸套、气缸盖和气缸垫等零件组成。
发动机是汽车、摩托车等的心脏,发动机的零部件必须是水密或油密的,其他必须是不漏气的。所以做好发动机的气密性检测尤为重要,目前发动机气密性检测主要采用氦质谱法以及差压法。差压法检漏精度较低,通常只有n*10-3~-4PARM3/S的级别,且耗时较长 ,更困难的是无法知道具体是何处有泄漏,为生产带来极大困扰。氦质谱法虽然检漏精度高,不过由于综合设备成本过高以及维护费用极其高昂让很多厂家难以接受。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这种困扰呢?
杭州超钜科技有限公司集30年痕量传感技术研发应用经验,紧跟国际先进精密无损检漏发展趋势,隆重推出ATH-3000氢气检漏仪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帮助众多制造企业实现产品的快速高效无损精密检漏,是世界500强企业的优选供应商,相信一定会助您实现品质的高效提升,品牌的再次飞跃!
ATH-3000氢气检漏仪用5%的氢气和95%的氮气的混合气作为示踪气体进行检漏,是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干式无损检漏方法之一,无论是在漏点定位还是在泄漏测试应用,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特别是氢气检漏仪的低成本、免维护、高精度,无疑给广大发动机生产企业带来了精密检漏的技术革新。
ATH-3000氢气检漏仪.可广泛应用于发动机检漏,它具有以下优点:
1、精度高。氢气检漏仪的可检漏率低至5*10-7mbarl/s,相当于0.1克/年,和氦质谱吸枪法的精度相同。
2、安全性好。5%氢气和95%氮气的混合气体是符合国际标准的安全不可燃气体,无毒性和腐蚀性,绿色环保,不会对设备和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3、适用性广。氢气检漏和氦气检漏、卤素检漏以及水泡法或者压降法检漏的原理是相似的,只是注入的气体不同。这几种检漏方法转换为氢气检漏非常方便,只需要改变气源,用氢气检漏仪进行检漏就可以了。
4、响应速度快。氢气检漏仪的分析元件在探棒部分,不像氦气检漏仪那样需要将气体通过管道吸入到质谱室进行分析,氢气检漏仪的响应很快,在0.5~1s就会有响应。
5、小巧便携,方便移动。氢气检漏仪的体积小、重量轻。
ATH-3000氢气检漏仪广泛应用于变速器壳体、发动机壳体、发动机缸体、发动机总成等。如果您想了解关于氢气检漏仪的相关应用与技术,请点击我们的在线客服,或致电:400-0982-558,超钜(发动机检漏专家)竭诚为您服务。
相关资讯
- 选择能检测微漏的管道检漏方法才能保障管道使用更安全【超钜微检】
- 齿轮箱检漏仪选【超钜微检】带给您不一样的使用体验!
- 【超钜微检】氮氢检漏仪与差压气密性检测装置有什么不同?主要是看检漏精度、检漏速度、漏点定位能力!
- 自主研发设计与氦质谱检漏精度相当的电厂检漏仪值得你来选购!【超钜微检】
- 新一代“超钜微检”喷嘴检漏仪快速解难题
- 蛋糕柜检漏方法哪种好
- 管接头气密性检测设备可检测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管接头微小泄漏【超钜微检】
- “超钜微检”汽车滤清器检漏仪助您2019再创佳绩
- 【超钜微检】匠心智造——泄漏检漏设备,开启3.0轻松检漏新模式
- 想实现产品零泄漏,密封容器检漏仪等你pick【超钜微检】
- 高速磁悬浮列车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制冷剂410a测漏仪新款升级【超钜微检】
- 12万人数据被泄露之喷油嘴测漏仪如何确保零泄漏?【超钜微检】
超钜科技最新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柱塞泵的"显微镜":让微小泄漏无处遁形【超钜微检】氮氢检漏仪
- 【震惊】快速解决卡车油箱泄漏,无漏隐患享受驾驶乐趣!【超钜微检】氮氢检漏仪
- 制造业的"显微镜",让超壳程微漏缺陷现原形【超钜微检】氮氢检漏仪
- 突破行业痛点,燃油泵泄漏无所遁形!【超钜微检】氮氢检漏仪
- 分子级传感技术:让防水插头微小泄漏点无处遁形【超钜微检】氮氢检漏仪
- 从水检到分子传感:机械零件气密性检测的百年技术跃迁【超钜微检】氮氢检漏仪
- 接插件气密性检测升级,秒速检测微漏!【超钜微检】氮氢检漏仪
- 液压泵漏油拖垮生产线?1台设备搞定所有烦恼!【超钜微检】氮氢检漏仪
- 分子级"鹰眼"上线:这台设备如何让电池微漏无所遁形【超钜微检】氮氢检漏仪
- 江苏船厂亲测:1s定位焊缝微漏,精度提升1000倍的秘密【超钜微检】氮氢检漏仪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67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