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什么样的空调算好空调,杭州超钜科技告诉你,一个空调的好坏主要看三个配件:1、空调压缩机,2、空调核心部件——蒸发器、冷凝器,3、空调管材(铜管);这三个配件特别是压缩机的气密性好坏直接关系着空调的性能和寿命。所以,众多知名空调企业为了保证产品品质和性能,提高用户口碑,生产过程中特别关注空调压缩机的气密性检测。传统的水检和压力检已经逐渐淘汰,被新型干式无损精密检漏所取代,目前普遍使用的空调部件的精密检漏法为氦质谱检漏方法,但是该方法仪器价格贵,成本高企不下,即便是著名空调生产厂商也无法承受,更不用说其他中小型企业。那么,有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呢?现在,就由杭州超钜公司专业为大家介绍空调压缩机及配件检漏的一种全新方法。
空调压缩机:
是空调制冷系统的心脏,就像人一样,拥有一个强劲的心脏,才可能拥有强健的体魄。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压缩机空调一般采用进口和国产-两种压缩机,进口压缩机主要品牌有,日本的松下、美国的谷轮、丹麦的丹佛斯等知名品牌,国产压缩机用的最多的万盛。进口压缩机质量-较国产压缩机高出很多,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关键之一在于进口压缩机的气密性可以得到充分保证,更进一步是因为其气密性检漏设备配置精良,目前国外最新用的氢气检漏仪大大提高了压缩机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合格率几乎达到100%,这是国产压缩机(采用普通检漏手段)所不能比拟的。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判断压缩机质量好坏:1.外观 全新的冷柜压缩机,通常外表光滑,色彩鲜艳夺目,不会粗糙。输入和输出管焊口都是一次直接与蒸发器焊接的,如果是重新焊接,一般都会有打磨过的痕迹。 2.生产日期标签 新的压缩机都有铭牌,上面标有压缩机的型号、编号、出厂日期、功率大小等,可以进行查验。 3.声音 压缩机开始转动时,是不会听到机械响声的,而随着运转时间的增加,压缩机发出清楚、均衡、稳定的运转声,并且声音会慢慢减少,停机的时候,压缩机不会发出异常声音。 4.温度 在压缩机运行时,用手背触摸其外壳,外壳会太烫。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气密性检测手段的完善,越来越多的空调生产厂商开始使用氢气检漏仪进行压缩机的检漏,相比其原有的氦质谱检漏来讲,氦质谱检漏虽然精度很高,由于其占用体积大、设备成本高、使用成本高、维护费用高等三大缺点,导致很多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大型企业都觉得无力承担,更不要说众多的中小型企业了。
超钜科技氮氢检漏仪紧跟国际最新检漏方法,推出多种配置及型号的氢气检漏仪,适合大型企业及中小空调企业,助力中国制造 。(低成本 高精度 压缩机检漏专家)
杭州超钜科技新型ATH-3000氢气检漏仪用5%的氢气和95%的氮气的混合气作为示踪气体进行检漏,是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检漏方法之一,无论是在漏点定位还是在泄漏测试应用,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特别是氢气检漏仪的低成本、免维护、高精度,无疑给广大空调生产企业带来了精密检漏的技术革新,ATH-3000氮氢检漏仪广泛应用于所有的密封元件、空调制冷、泵阀行业及系统的精密检漏。
如果您想了解关于氢气检漏仪的相关应用与技术,请点击我们的在线客服,或致电:400-0982-558,超钜(压缩机检漏专家)竭诚为您服务。
相关资讯
- 特别为您推荐一款智能型气密性性检测仪——秒测微漏【超钜微检】
- 双十二即将到来,您的购物车有焊缝检漏仪吗?
- 检测罐体气密性装置1秒快速定位漏点,确保产品零泄漏【超钜微检】
- 锅炉自动检漏装置自动检测,声光报jing,节省人工【超钜微检】
- 日本卖疯了的电热毯之东莞测漏仪备受欢迎【超钜微检】
- 穿在身上的新科技之全自动管道测漏仪——管道微小泄漏高科技【超钜微检】
- 空调无损气密性检测用什么仪器好?——空调制冷测漏机
- 车里爽不爽,全靠汽车空调漏氟检漏仪!【超钜微检】
- 新型石油油管检漏仪让油管伸的更远、更安全【超钜微检】
- 电池气密性测量装置,用什么好?
- 球阀气密性检测出新招,满足客户微漏检测需求【超钜微检】
- “超钜微检”冷却器检漏仪呵护您的产品质量
超钜科技最新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告别传统烘干,让电池箱产品品质翻倍!【超钜微检】氮氢检漏仪
- 让电磁阀检测效率飞升的“黑科技” 【超钜微检】氮氢检漏仪
- 管件生产线上的“黄金守护者”,效率翻倍!【超钜微检】氮氢检漏仪
- 大型缸体工厂的“眼睛”,微小泄漏无所遁形!【超钜微检】氮氢检漏仪
- 别被传统束缚了,氮氢检漏仪让呼吸机生产无障碍,质量更可靠!【超钜微检】氮氢检漏仪
- 狂揽电池生产效率,闪电定位微小泄漏点!【超钜微检】氮氢检漏仪
- 告别困扰!准确定位微小泄漏,让柴油机恢复强劲动力!【超钜微检】氮氢检漏仪
- 1s解决烘干难题,让高压阀气密性达到新高度!【超钜微检】氮氢检漏仪
- 告别水检时代:分子级传感技术如何让隐形泄漏点现形?【超钜微检】氮氢检漏仪
- 制造业隐形杀手:汽车水管微漏检测革命如何拯救百万成本?【超钜微检】氮氢检漏仪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6754号